品阅中文网

品阅中文网>岁月诗情 > 古风七十二首其二十四李白(第1页)

古风七十二首其二十四李白(第1页)

《古风·其二十四》李白

大车扬飞尘,亭午暗阡陌。

中贵多黄金,连云开甲宅。

路逢斗鸡者,冠盖何辉赫。

鼻息干虹蜺,行人皆怵惕。

世无洗耳翁,谁知尧与跖!

赏析

描绘权贵奢华,渲染骄纵气焰

-“大车扬飞尘,亭午暗阡陌。”诗的开篇描绘达官贵人乘坐的大车疾驰而过,扬起漫天飞尘,以至于中午时分,田间小路都被尘土遮蔽得昏暗无光。通过对大车扬尘的夸张描写,渲染出权贵出行时的威风与气势,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骄纵与跋扈。

-“中贵多黄金,连云开甲宅。”指出那些得宠的宦官(中贵)拥有大量财富,他们建造的宅第高耸入云,极其奢华。“连云”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宅第的高大宏伟,凸显了中贵们的富有与权势,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阶层的奢靡之风。

刻画斗鸡者骄态,凸显世风日下

-“路逢斗鸡者,冠盖何辉赫。鼻息干虹蜺,行人皆怵惕。”诗人在路上遇到斗鸡者,他们的服饰和车盖光彩夺目。这些斗鸡者骄横跋扈,鼻子呼出的气息仿佛要冲犯天上的虹霓,行人见了都惊恐畏惧。通过对斗鸡者神态和行人反应的描写,生动地刻画了斗鸡者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,也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腐朽,人们对这些得势小人敢怒不敢言。

以古讽今,抒发愤懑之情

-“世无洗耳翁,谁知尧与跖!”诗人感慨当今世上已没有像许由那样品德高尚、不慕名利的人(洗耳翁),以至于无法分辨谁是像尧那样的圣君,谁是像盗跖那样的盗贼。这里以古讽今,批判了当时社会贤愚不分、黑白颠倒的现实,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愤懑之情。

整首诗通过描写权贵和斗鸡者的骄纵、奢靡,深刻地揭露了唐朝天宝年间统治阶层的腐朽和社会风气的败坏,借古喻今,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贤明政治的渴望,体现了李白诗歌关注现实、针砭时弊的特点。

创作背景

社会政治环境

唐玄宗后期,政治由开明转向腐败。他宠任宦官,使宦官势力膨胀,这些人凭借权势大肆勒索,占据了京郊一半的甲第、名园、良田。同时,唐玄宗喜好斗鸡之戏,王公贵族也纷纷效仿,以斗鸡为乐,一些人甚至靠斗鸡本领获得高官厚禄,如被称为“神鸡童”的贾昌,因得皇帝爱幸,“金帛之赐,日至其家”。

诗人自身经历

李白曾两入长安,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,前人有认为作于天宝初,今人多认为作于开元年间首次入长安时。诗人在长安期间,目睹了宦官的显赫与斗鸡徒的骄横,上层统治者的腐败、朝廷用人忠奸不明、贤愚不辨的现象令他深感愤慨,于是创作了《古风其二十四》,以宦官和斗鸡者为典型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进行无情揭露和谴责,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贤明政治的渴望。

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

对权贵的批判与讽刺之情

在当时宦官专权、斗鸡者得宠的背景下,李白看到这些人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取荣华富贵,作威作福,如诗中“中贵多黄金,连云开甲宅。路逢斗鸡者,冠盖何辉赫”,生动描绘了宦官和斗鸡者的奢华与显赫,表达出对他们的批判与讽刺,揭露了权贵们的丑恶嘴脸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。

对自身遭遇的愤懑与不平

李白胸怀壮志,渴望得到重用以实现抱负,但看到朝廷被这些无能之辈充斥,贤能之士得不到任用,自身也在长安仕途不顺,因此诗中蕴含着他对自身遭遇的愤懑与不平,借古讽今,如“世无洗耳翁,谁知尧与跖”,感慨世上没有像许由那样不慕名利的人,来分清善恶、辨别贤愚,抒发了自己不被赏识的郁闷。

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关切

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,让李白预见到了国家潜在的危机,他担忧这种局面会导致国家衰落,所以在诗中通过对现实的描写,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,希望统治者能够警醒,改变现状,使国家重回正轨,展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穿越东京,我为大天师  谁规定剑仙就不能搞笑?  我在网王世界当团宠  在爱情公寓的搬运工  僵尸:茅山小富翁,馋哭九叔  明末小道  多子多福,从穿越段正淳开始  综武之染上了曹老板癖好  携众美争霸业  出狱当天,前妻的靠山跪在我面前  穿书后和上京第一纨绔HE了  饿殍:同生  综影视:想穿就穿  我成为小智的金手指  CSGO之爆头反馈系统  诡异降临,开局烧万亿冥币成神  大奸臣当道  小哭包的大领导  大秦: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  千年青蛇八岁娃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